作为一种颠覆性的计算技术,常出现于科幻电影中的量子计算正一步步照进现实。8月19日,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的第二届CCF量子计算大会暨量子计算产业峰会在合肥启幕。全国近千名量子计算专家学者、专业人才和近百家量子计算上下游企业荟聚,共同探讨量子计算技术和产业发展前景。
四名院士领衔
近千名量子计算人才聚首
记者获悉,本次大会是当前全国最大规模、专业程度最高的量子计算峰会。
大会中,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杨金龙、钱德沛,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左宁等权威专家共同出席,针对量子计算工程化和应用融合、中国量子计算领域与相关领域的协同创新等进行了深入交流。此外,华为等近百家全国量子计算产业上下游知名企业,近千名量子计算专家学者、专业人才也荟聚合肥,就量子计算产业动态、生产制造、行业应用等议题,进行研讨。
作为中国计算机学会的重要学术会议之一,大会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杨金龙院士、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清华大学应明生教授、山西大学张靖教授和清华大学季铮锋教授在学术主论坛上做主旨报告。此外,还设有量子计算软件、硬件、应用生态、生产制造以及科普与教育等10个专题论坛,聚焦细分领域并从不同维度讨论和推动量子计算发展。
当前,国际上针对量子计算的学术研究和产业应用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世界各国争相布局量子计算机。在这一重要时期,此次CCF量子计算大会选择来到合肥,这也是该会议首次全程在合肥举办。
中国计算机学会量子计算专业组执行委员贺瑞君表示,大会之所以选择在合肥举行,因为合肥是全国省会城市中最早系统布局量子计算研发及产业化的城市。全国第一台可交付使用的超导量子计算机,全国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全国第一个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和测控系统等均诞生于合肥。针对诸多创新成果,合肥还正率先探索量子计算在通信网络等领域中的实际应用。
“此次峰会将为合肥市量子计算研发与产业发展创造新势能,助力安徽量子计算研发和产业‘双高地’建设,对我国进一步提升量子计算研发和应用推广意义重大。”贺瑞君说。
量子计算已在
传感等领域派上用场
量子计算被视为人类科技发展的下一个重要突破口,是全球科技领域具有巨大前景的研究和应用方向。现阶段量子计算机是当下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也是各个国家竞争激烈的领域。
“迅速地研发出可以直接应用的国产量子计算机,并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发挥量子优势的作用,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大教授郭光灿表示。
量子计算对人类社会发展究竟能产生怎样的改变?
郭光灿举例,当前,人工智能正在对人类社会产生重要影响。人工智能包括了数据、算法和算力三大要素,而量子计算能在算力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有了庞大的数据和算法模型,但如果算得慢,仍会限制发展。而量子计算算力比经典计算算力是指数级上升的。”郭光灿说,此外,在生物制药、新材料与能源等需要强算力的领域,量子计算机都能极大加快处理、反应速度,从而推动行业发展。目前,量子计算也开始应用在传感器相关领域,比如,通过测量电压电流的微小变化,保证电网安全等。
“未来,当量子计算真正走向实用化、通用化,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发展或将迎来重大改变。”不过,郭光灿坦言,当前,量子计算发展尚处初级阶段,距离真正的“量子计算时代”到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量子计算的应用前景,如今正被更多人看到。
“随着量子信息技术的发展,量子计算机已经跨过了早期的模型机验证阶段,如何利用量子计算来解决学界与业界关心的问题成为当下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杨金龙表示,当前,量子计算在化学领域的应用被认为是现阶段量子计算机最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领域之一。近年来,在这一领域从算法发展到真实量子计算机上对一些模型话学体系的模拟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可以预期,用量子计算机解决实际化学问题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现实。
国内首个“量超融合”
先进计算平台发布
本届大会以“量超融合,大国算力”为主题,“量超融合”发展成为热议焦点。在量超融合专题论坛上,位于合肥的中国第一家量子计算公司本源量子联合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和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还共同发布了国内首个“量超融合”先进计算平台。
记者获悉,今年6月,合肥已在国内率先推动本源量子计算机与上海超算中心达成算力合作,加大以算力、算法、算据为核心的量子计算投入与前瞻布局,加快计算技术迭代升级。此次发布的“量超融合”先进计算平台将进一步促进相关核心技术突破与成果产业化。
何为“量超融合”?即量子计算机和超级计算机(可以处理大量资料与高速运算的经典计算机)协同工作。
“量子计算机实际应用后,会把经典计算机‘赶跑’?这其实是一个误解。”郭光灿告诉记者,量子计算的最大优越性就是快,在处理某些特定问题时拥有极高的计算速度,远超经典超级计算机。不过,在面向未来的算力发展过程中,量子计算机和经典计算机是“互补”关系。
“一些经典计算机做得慢的,或者无法解决的高算力需求项目,可由量子计算机来做。其他的很多领域,还是以经典计算机为主,甚至一些量子计算的运行本身都需要用到经典计算机。”郭光灿介绍,“量超”融合协作,才能更好地从总体上提高复杂问题求解的效率。因此,量子计算与传统计算互为补充,并非替代关系。“我们提倡‘量超融合’,希望通过这些会议与合作,在人才、技术、应用等方面,促进经典计算机与量子计算机融合发展,这对行业生态的构建也将起到积极作用。”